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39W-轉載耕心週刊20100228第704期『吃愛長大』

~蝦米嬤分享給蝦米媽的好文章~



【吃愛長大】

孩子是吃著愛長大的,
所以神若賜給我們孩子,
我們要以極大的愛來養育他們。
人是照神的形式和樣式被造;
神是愛,
所以人的根本也是愛。
透過愛的相交,
生命漸漸長成。
──摘自《感謝與讚美的大能》,以斯拉出版


【幸福光點】我愛媽媽,因為媽媽很愛我 劉淑芬(台南麻豆)

每當看著孩子熟睡的臉龐,總會想起聖經上說:「兒女是上主所賞賜;子孫是祂賜給我們的福份。」(詩篇一二七篇3節)既然是上帝所賞賜的產業,那麼孩子就是一份美好的禮物,但我們真的珍惜這份美好的禮物嗎?因我看過一些父母親把主要教養權讓給別人,導致親子關係生疏、溝通不良或子女不聽話,讓家人憂心等問題,所以,打從兩個女兒出生後,我必定親自陪伴與照料。
我的生活不像職業婦女,得匆匆忙忙趕上班,我有較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清晨六點多起床靈修、準備早餐,帶讀小一的女兒上學、買菜逛逛,回到家接手照老二。等到中午接女兒放學後,又開始不一樣的任務。但如果整天忙於家庭瑣事,沒有時間閱讀或寫作,精神層面又會感到不滿足,於是公公、小叔成為陪伴兩個孩子的備胎,先生也會在我有文字創作衝動時帶走孩子,讓我享受個人寧靜時光;他們的體貼,成為我能不厭倦繼續照顧孩子的最好支持。
照顧孩子看似平常,但因找到「服事孩子」的意義感,讓我即使忙碌異常,也能經常從心中湧出幸福感。正如讀大女兒寫的文章,就足以令我感動莫名。我想,被媽照顧的幸福感,已悄悄地在她的心中萌芽。
※ ※ ※
我的媽媽對我很好,當我哭的時候,她會溫柔地安慰我。晚上睡不著時,媽媽也會講故事給我聽,她通常會編一些動物的故事,聽起來很有趣,聽媽媽說故事,常常不知不覺睡著,感覺很溫暖。
有時候媽媽也會送給我小驚喜,例如有天我放學回家,看見書桌上放了一本我喜歡的《福氣又安康》,看到這份禮物我覺得好開心。不過,當我說話不禮貌時,媽媽也會生氣,提醒我要改進,她生氣時很兇,我很怕她,也不太敢做壞事。
我的媽媽對人很好,她會幫助需要的人,例如有些人家裡沒有很多錢或是不方便煮飯,媽媽就會多準備一些飯菜給他們吃,他們也會感謝媽媽,就送給媽媽好吃的雞蛋,或是請我吃糖果。
媽媽也很會鼓勵人,例如爸爸有時候做事比較急時,媽媽就告訴他:「慢慢來!這樣做事比較能做得好。」我也常常看見有人來找媽媽聊天,他們會將心裡的話說給媽媽聽,說著說著就掉下眼淚來。媽媽就像小天使一樣安慰哭泣的人。
當我開始學習注音符號,二聲跟三聲常搞不清楚,媽媽也會鼓勵我:「考不好沒關係!不會的我們一起把它搞懂,再學會就好了。」
我愛媽媽,因為媽媽很愛我。
※ ※ ※
大女兒很貼心,當我鼻子過敏時,她會馬上會倒溫水、遞上維他命。某日我身體不舒服,受不了姊妹倆竟為了一件小事爭吵而發飆開罵,但我事後後悔的說:「抱歉!媽媽剛剛身體不舒服,沒有耐心,又發脾氣了。」女兒回應:「媽!沒關係,生病的人都會這樣呀!」讓我一時語塞,只能靠在她的肩膀上,感謝上帝賜給我這麼有包容心的女兒。
剛滿兩歲的小女兒正值天真可愛期,精力旺盛、事事好奇,帶她真要耗體力,但最會逗我笑的也是她。有天她在泡澡,我正走出浴室要拿換洗衣物,突然聽見一陣驚嚇哭聲,我趕緊衝進浴室,只見她努力地將腳掛在澡盆旁要爬出,原來是大便在浴盆,被自己的大便嚇到了,那古椎的模樣,讓人忘不了。
一位心思細膩的的朋友,知道我來自單親家庭,曾對我說過:「我知道妳內心深處偶爾還是有孤單的感覺。」我說:「對啊!但因有上帝及先生的愛,孤單感已漸漸減少。」他又補充:「嗯!還有孩子。」我興奮地說:「對!對!還有孩子陪伴我,讓我歡樂不少。」掛上電話,心中湧上無限甜蜜。
觀鏡時發現白髮稀疏冒出,撫摸雙手也漸為粗糙,歲月已悄悄地在我身上留下痕跡,但不後悔的是陪伴孩子成長的軌跡。他們的童年不會有第二次,陪伴更顯珍貴;孩子因得溫暖,身心靈健全發展,能為社會帶來光明,我想,這是當媽的我最感幸福的事。

【幸福練習】

有人說:「上帝無法照顧那麼多孩子,所以為孩子準備了母親。」我想他們忘了說:「上帝沒有辦法讓那麼多母親快樂,所以為母親準備了小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