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201908-日本沖繩~Day2

[201908 炙熱的沖繩 Day2]

今天睡到好晚放太鬆之睡到快11點才起床,果然昨天思考今天早餐要吃什麼實在太多餘。起床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琉球的牛」有國際通店,而且是唯一中午有開的分店,決定來去一探究竟,國際通分店就在Calbee旁邊的樓上,風格跟本店不同,充滿高級感,不是喧鬧的燒肉店,吃起來有點沒Fu,不知道是不是中午時段本來人就少的關係啦,試點了午間套餐覺得沒有平常單點的肉好吃,不過份量很足,中午毫無戰力的屁孩只吃了幾片肉和白飯,早知道不要點兩個午間套餐,阿木都要飽到天靈蓋惹。

每次來都一定要吃到琉球的牛,
這次住國際通就想來嘗試看看,
這棟樓有兩層琉球的牛,
五樓是新開的壽喜燒和涮涮鍋,三樓則是燒肉!


國際通是燒肉的激戰區,走沒兩步就一家石垣牛琉球牛燒肉,
這個分店風格跟本店差好多,都是半個室的狀態,
高級裝潢,還有穿和服的服務人員,
跟本店鬧哄哄的燒肉店截然不同,
從我們這間看出去還可看到國際通,環境超好的說!

點了午間燒肉套餐,加點了一份牛舌,
看起來還好,但吃起來無敵飽,
中午蝦米戰力好弱,
早知道只點一個套餐再加一份肉和白飯應該就超夠,
蝦米小菜沙拉和湯都沒吃,肉也吃不完,
讓阿木我差點沒撐死。。囧!

但牛舌還好而已,我不太喜歡,
我覺得午間套餐的肉跟我印象中他們的水準不太一樣~
看來有必要再找一天去本店確認一下。。。哈哈哈!

蝦小妹,吃這麼高級的肉給我說有筋不吃,
後來白飯加燒肉醬吃得津津有味,就這樣吃了半碗白飯。。ㄜ。。


吃太飽之決定下午去首里城走走,來這麼多次沖繩其實並沒去過首里城,趁這次待比較久要認真走一下(真的好熱)

之前聽說那裡很無聊,不過我覺得還好耶可能我就是愛日本的這些古城,覺得很有意義,暑假還有集印章謎題就送禮的活動,兩小玩的起勁,最後還換到小資料夾和星砂,真的很不錯!

來了這麼多次沖繩,第一次搭市區公車,
從飯店樓下搭公車搭到首里城公園前,
大人一趟230小孩一趟120,未就學免費,
有的路線要抽整理卷,有的則是一上車就付定額,
我們來回剛好搭到不一樣收費方式的公車路線!


去程的346司機好熱心,
我們都下車了還很熱情的跟我們說首里城要從後面那條轉上去喔,
實在是揪剛心

沿路亂拍之還沒進去城區內的石碑

首里城的第一個門,守禮門,
主要在說我們這是個守禮節的國家之意。

首里城網頁http://oki-park.jp/shurijo/tc/

我自己是覺得他們滿用心在維護這個歷史城蹟,
網站上有很多實用的資訊,
連手冊簡介也翻譯成各國文字還可以直接下載,
還有免費的語音導覽app,參觀起來一點都不無聊,
還可以了解一些琉球王國的歷史!

一進入守禮門的左邊有個世界遺產:園比屋武御嶽石門

使用琉球石灰岩建造而成,
是國王外出之時祈求路途平安順利的參拜所。
雖然形狀似門,但卻非用來讓人通行,據說是對神的「參拜之門」。

由石門上方匾額所記載的內容,
可判斷出此是在1519年(尚真王時期)被建造,
據說是由八重山竹富島出身的官員-西塘所修造的建築。

石門是琉球石造建築的代表,
雖然在1933年(昭和8年)被指定為國寶,
但在沖繩戰役期間遭受破壞,
於在1957年(昭和32年)復原而成。
現在是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
並於2000年(平成12)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兩小很興奮的在找著每一個可以蓋章的地方

這個我有下載,介紹得很詳盡,有中文說明,
可惜小孩一直跑我都沒辦法對著地方慢慢聽,
很推薦大家到這裡也可以下載來一邊聽一邊參觀,會更清楚喔!

歡會門(官網簡介)

進入首里城城郭內的第一道正門,「歡會」為歡迎的意思。
在過去首里城會用來招待中國皇帝所派使者-「冊封使」,
因此在取名上有歡迎訪客的涵義在。

首里城由外郭(外側城郭)和內郭(内側城郭)雙層包圍,
這裡為外城郭的第一道門,
因此又稱為「Amae御門(Amaeujo)」。
「Amae」為琉球的古語,帶有「喜悅之事」的含意。

創建於1477~1500年左右(尚真王時期),
在沖繩戰役中燒毀後,於1974年(昭和49)重建。
歡會門是一道石造拱形城門,門上建有木造箭樓。
此建築樣式與之後會談論到的久慶門、繼世門等相同。

門的兩側安置著一對在沖繩稱為「Shi-Sa-」的石造獅像,
作為驅邪除魔之用。

瑞泉門

「瑞泉」有「優異、吉祥之泉」之意。
因門前右側的「龍樋」泉水而得名,
是前往首里城正殿的第二道城門,別名「樋川御門(Hikawaujo)」。

「樋(Hi)」指的是從河川或泉水引水的水管,
或是溝渠、從屋頂引雨水至地面的裝置等。
在沖繩會以川(Kawa或Ka)字來表示水井或泉水等,
「樋川(Hikawaujo)」一詞就是由此結合而來,
也可以念成「Fi-Ja-Ga-(フィージャーガー)」。

瑞泉門曾於沖繩戰役中燒毀,並於1922年(平成4)進行修復。
門的兩側有一對石獅子,具有驅魔避邪之意。

與剛才所提到的拱形石門的歡會門不同,
瑞泉門在兩道城牆上建立了一座塔樓。
此類型的城門雖常見於日本本島的古城門,
但是塔樓中央的「瑞泉」扁額,則充滿琉球獨特的風情。

漏刻門

「漏刻」在中文指的是「水鐘」。
此門是前往首里城正殿的第三道城門,
別名「駕籠居せ御門(Kagoiseujo)」(下轎門)。

當時身分地位較高的官員會乘著駕籠(轎子的一種)前往首里城,
為了表達對國王的敬意,這些高官會在此門下轎,
以此得名「駕籠居せ御門(Kagoiseujo)」(下轎門)。創建於15世紀左右。

漏刻門的塔樓上設有水槽,
據說可透過漏水量來計算時間。測量時間後,
會由負責的官員敲擊太鼓,
再由其他聽見鼓聲的官員在東台、西台以及右掖門同時敲響大鐘,
對城內、外的人們進行報時。

此「漏刻」的制度,
在1456年的一份朝鮮文獻紀錄中曾記載著:「琉球與我國無異」

進了正殿前廣場往下拍去,很有居高臨下的美感

在正殿廣場上玩紙版拍照,可惜妹妹太矮,
沒辦法留下兄妹同時入鏡的照片

阿木在底下撐著還是搆不到啊,哈哈哈

正殿是琉球王國最大的木造建造物,
也被稱為國殿或百浦添御殿,如字面意思所示,
意指象徵著支配全國的重要建築。

正殿外表的兩層樓的三段式建築
,以及龍柱的裝飾等,在日本及中國都沒有類似的案例,
屬於琉球特有的類型。

首里城正殿牆上的彩色塗料使用的是桐油,
底料的一部份使用了漆料。

進入正殿這個區域的建築內,大體是不能拍照的,
特殊幾個可以拍照的點,上面會有標示,
例如這個模仿當時使節或官員來,所有文武百官朝聖的畫面。

還有這個冊封儀式的模型

這是正殿的構造模型

不過也由於裡面的區域都不能拍照,
也格外專心看展,再拿起相機,
已經是正殿內一個可以看到外面的小窗格,忍不住拍了一張外面的景色!

這裡其實是世誇殿,也就是國王逝世後,
由繼承王位的世子接受即位儀式的建築物。
通常作為未婚公主的起居室。

現在則作為琉球傳統技藝表演的處所,
一天共有三場表演(我不確定是不是每天時段都一樣),
滿有趣的,可以看到各式各樣沖繩的傳統舞蹈音樂等,
旁邊還有螢幕很詳盡地用各種語言介紹這個藝術表演的含義和時代!


離開首里城後,被我逼著從大道走下山,
不要直接去搭公車的認命小孩,哈哈!

從守禮門下來,其實沿路還有很多是過去的遺跡,
例如這個現在是首里高校的地方,
以前是什麼大美御殿的,對面的玉陵入場也是要另外付費,
我們沒趕上參觀的時間,也就沒進去了,
就這樣一路漫步在大路上,
要不是天氣太熱又帶著已經呆滯的兩小,
真想每個遺跡的說明都去瞧瞧

安國禪寺

走到最後終點的公車站牌,
還有一個什麼官松嶺記的遺跡,
也太用心維護這些史蹟了,好有心!

https://www.naha-contentsdb.jp/spot/620


默默地走了兩三站的公車距離,來到都飯店前等公車

因為實在是滿身大汗也走了一下午,回到市區後我們先回飯店洗了澡等天黑才出門,去街上買蝦米朝思暮想的海葡萄和一些有的沒的,然後去吃了海葡萄賣店開的居酒屋,東西也都滿好吃的,只是今天突然感覺,沖繩真的是一個好適合跟朋友一起來喝酒吃肉玩耍的地方,不適合自己帶2小來玩,因為就是個好歡愉的熱帶島國,我們母子女3人都點不了什麼菜,又好沈默(只有一直念小孩的聲音),感覺跟這氣氛格格不入,有點仨逼係內~~

晚上隨便估狗了一家海葡萄店,以為有得吃,
結果是專門賣海葡萄的店,
買了一盒海葡萄後看到有自營的居酒屋,
裡面就販售著他們的海葡萄,
而且就在我們飯店旁邊,決定去吃吃看!

這家店生意超好的,我們沒有訂位被領到吧台區用餐,
也有可能是在吧檯區的關係,格外的不自在,
跟吧台一直對看又無法聊天,啊哈哈哈!金尷尬!

我們點了海葡萄和阿古豬煎餃還有炸雞塊,
煎餃真的滿好吃的,雞塊SOSO,菜色不是非常多,
但我們這樣隨便點也是沒踩到任何雷就是了,
裡面很多在地人用餐,看來是評價還不錯的店家。

{聽說今天是那北七七夕情人節~早已無感的我根本沒想起來,是昨天蝦爸說有人跟他說他才想起來,實在是太遲鈍了我們,只好遠遠的感謝一下在殖民地辛勤工作的爸爸,希望你明天晚上能躲過颱風來跟我們會合,好歹過個把拔節啊}

沒有留言: